時光如駒,又到6月。
2020年6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赴吳忠市紅寺堡區紅寺堡鎮弘德村考察脫貧攻堅工作,他進農家、訪民生,與村民嘮家常、問冷暖,了解他們的生活和收入情況,勉勵鄉親們發揮自身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用自己的雙手創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一句問候,暖人心窩;一聲囑托,激勵奮進。3年來,在黨和政府的關心關懷下,弘德村1300多戶村民用勤勞的雙手,描繪出一幅平安、富足、喜樂的幸福畫卷。
同樣的畫卷,鋪滿寧夏山川。在六盤山下、黃河岸邊、麥苗青青的沃野里、機器隆隆的廠房內,笑容掛在每個人的臉上,鄉村振興的號角催人奮進。
幸福不是“等靠要”,幸福要靠雙手來創造。
2016年7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固原市原州區彭堡鎮姚磨村了解當地發展冷涼蔬菜種植產業幫助農民脫貧的情況,他肯定了村黨組織帶頭人和致富帶頭人幫助群眾脫貧致富的做法,希望大家克服困難,實現致富夢想。
如今,彭堡鎮的“追夢人”用殷實的生活對總書記的牽掛作出了回應,原州區把“冷涼菜”做成了“熱產業”,捧回了“中國(西部)冷涼蔬菜之鄉”的金字招牌,用高品質贏得了國內高端蔬菜市場的好口碑。
又是6月,同村不同景。
近日,記者探訪總書記牽掛著的那片土地那些人,從他們熱氣騰騰的日子中,從看似無奇的小事里,解鎖寧夏鄉村振興的“幸福密碼”。
“四輪”和“兩輪”
在弘德村寬展的村道上,兩輪電動車是當之無愧的“主角”。
清晨時,樹蔭下,載著孩子的電動自行車從一座座整齊的小院里推出來,一輛挨著一輛,匯成兩股車流,奔向村小學和幼兒園。在學校門口放下孩子,這些電動車又迅速分散,朝著不同的廠區駛去——十幾分鐘甚至更短時間后,電動車的主人們將在不同的崗位上,開啟忙碌的一天。
為什么電動車這么普遍?弘德村黨支部書記任軍解開“謎團”:“很多人習慣將小轎車保有量作為衡量農村是否富裕的‘硬指標’,可在弘德村,這項指標不能客觀反映村民的生活質量。實際上,弘德村七成以上的農戶家購買了汽車。近幾年,8家農業企業入駐弘德村,加之漸成規模的工業園區、幫扶車間,村民出了‘家門’進‘廠門’,省去了路上奔波。幼兒園、小學就建在家門口,村道修得寬又平,道路兩旁樹成蔭,騎電動車比汽車更方便快捷。”
“四輪”顧了面子,“兩輪”為了“里子”,只有兼顧了足夠的經濟實力和對生活的充分自信,才能既“充實里子”又“不失面子”。
39歲的鄭環環是寧夏弘鑫達塑料工業有限公司生產主管,單位離家騎車5分鐘,月薪3500元,“10年前,做夢都想不到會有這一天?!?/p>
2012年,鄭環環全家從固原市原州區張易鎮遷至弘德村時,愛人外出務工,她還和在老家一個樣,侍奉公婆、照顧兒女,整日圍著鍋臺轉?!安挥浀脧氖裁磿r候起,很多企業選址弘德村,身邊相熟的姐妹中陸續有人進企業當工人,上班顧家兩不誤,每月還能領工資,在家說話更有分量,腰板兒都挺直了。”鄭環環征得家人同意,人生第一次上了班,“感覺就是不一樣。雖然最初每月工資只有1000多元,可那是自己掙來的,不用再為買油鹽醬醋手心向上問家人要錢,這是從未有過的踏實”。
從普通女工到生產主管,鄭環環通過不斷努力,實現了收入幾連跳,完成了從農民到工人的身份蛻變?!皭廴嗽谕鈩展?,我倆工資合起來,年收入十幾萬元,家里有房有車,有‘四輪’也有‘兩輪’。”鄭環環說,雖然窮日子早就翻了篇,可這幾年人的心里還是會有細微變化,“之前攢點錢,趕緊添置汽車、拾掇房屋,生怕別人不知道我們的日子過好了;現在手里有錢,就想著多學點技術充實自己,把日子過得更有底氣”。
“冷門”和“熱搜”
6月4日早晨,原州區細雨綿綿,氣溫低至14攝氏度。彭堡鎮姚磨冷涼蔬菜生產基地科技大棚外,一輛雙橋貨車等候多時,幾名工人忙著裝車,一筐筐鮮脆欲滴的娃娃菜即將告別“故里”,3個小時后,它們將被整齊地碼放在西安的市場,有別于市場里來自其他地區的蔬菜,“固原冷涼蔬菜”的品牌效應讓它們贏在起跑線上,價格自然“高人一等”。
彭堡鎮黨委副書記桑瑞云為品牌代言:“固原地區溫度冷涼、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得天獨厚的氣候優勢造就了蔬菜質地脆嫩、纖維少、口感好、品質高、耐儲藏的優點。每年夏季,全國多數蔬菜主產區氣候炎熱,菜品質量普遍不佳,此時正是固原冷涼蔬菜集中上市的好時機,‘來得早不如來得巧’,打好時間差,冷涼蔬菜在全國高端蔬菜市場上獨領風騷。”
廣州江南果菜批發市場是全國乃至東南亞果菜銷量最大的批發市場,對入場蔬果質量要求嚴苛,固原冷涼蔬菜不僅被邀請入市,還有專門的銷售專區。
誰能想到,這個在全國各主要城市精品蔬菜“熱搜榜”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品牌,曾在它的“出生地”一度受冷。
吳磨村與姚磨村相鄰而居,兩村同根同源,村民們都曾熬過黃土里刨食的苦,也都因發展冷涼蔬菜過上了令人羨慕的好日子?!?0年前,村里只有零零星星幾百畝芹菜,鄉親們甩不掉舊觀念,覺得只有種糧食心里才踏實?!眳悄ゴ妩h支部書記王升回憶,奇怪的是,當時總有外地客商開著貨車來拉菜,地里的芹菜還留不夠自家吃的。
“咱們的芹菜為啥供不應求?”王升決定走出去尋找答案。不看不知道,原來,在西安、廣州、成都等市場,來自六盤山腳下的芹菜美譽不斷、一“菜”難求,價格普遍高出同類產品。王升回家鄉,試著增加種植品類,才發現這塊“聚寶盆”里幾乎啥菜都能種、種啥都“美氣”?!安荒茉偈刂痫埻搿^著窮日子?!蓖跎龥Q定成立合作社,鼓勵村民種植蔬菜,從地里掘“金”。
吳磨村的“種菜計劃”與原州區產業發展規劃不謀而合,各村蔬菜大棚如雨后春筍,高品質的冷涼蔬菜在市場上贏得了好口碑,也為當地村民蹚出了致富路。
“2016年7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姚磨村,肯定了我們發展冷涼蔬菜產業的路子,并為我們未來做大做強指明了方向?!鄙H鹪普f,此后,當地干部群眾信心更強、干勁更足,村民收入更豐、腰包更鼓。
“年收入二三十萬是‘毛毛雨’,超過百萬才剛起步。”王升說,這“盤”菜,讓村民看到了前景,也看到了“錢景”。
“勁頭”和“奔頭”
2020年6月,劉志濤大學畢業,經過深思熟慮,決定回家鄉發展?!拔腋改刚f了想法,他們非常支持。媽媽說,現在的紅寺堡和過去大不一樣,年輕人回來,發展的空間很大?!睍r間一晃,劉志濤在紅寺堡飛地牧場工作已滿3年,月收入超過5000元。“同學們從最初的不理解,到現在的很羨慕?!眲⒅緷f,“很多同學給我打電話,讓我講講現在農村的真實情況,我說你來親眼看看吧,廣闊天地,任你翱翔?!?/p>
“劉志濤的選擇不是個例?!比诬娬f,近幾年紅寺堡區教育發展很快,僅弘德村每年就有二三十個孩子考上大學。這2年,村子周邊企業聚集,工作機會多、發展前景好,過去從村里“飛”出去的金鳳凰,如今陸續“飛”回,為鄉村振興貢獻智慧和力量,“初步統計,回家鄉發展的大學生已有六七人?!?/p>
遠在西吉的王升也有同感,吳磨村常住人口這2年持續增長,“過去靠天吃飯,很多人覺得生活無望,紛紛外出打工。如今村里產業旺、村民掙錢忙,出去的人又都回來了。”
風景優美、前景廣闊,美麗鄉村不僅引才回流,還吸引來城里的姑娘嫁入農家。
馬秀花大學畢業,娘家在新疆伊犁。出嫁前,她是街坊鄰里夸贊的“俏姑娘”,嫁到寧夏的弘德村,她是家里家外一把手的“巧媳婦”?!拔覐男陆薜胶氲麓?,父母沒收一分錢彩禮,還塞給我們幾萬元,讓我們把小家的基礎打牢靠?!瘪R秀花說。
移民村里、六盤山下,所訪之處皆笑顏。農民日子有奔頭、生活有勁頭,鄉村振興的“幸福密碼”藏在他們樸實的話語里、會心的笑容里、奮斗不止的汗水里。(記者 秦 磊 尉遲天琪 王曉龍)